千亩洼地生态修复 河北鸡泽废弃坑塘变身致富“聚宝盆”******
中新网邯郸1月12日电 (王天译 祁鹏飞)临近春节,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风正乡的六方湖内,400亩藕田迎来丰收,藕农们蹚在过膝深的水塘里,搜寻藏在淤泥中的莲藕。
六方湖湿地总面积1060亩,其中湖面占地660亩。据鸡泽县风正乡党委书记李召峰介绍,此处曾是一片洼地,由于紧邻洺河,每到汛期常常会被水淹没,后期的排水、消毒、清淤又极耗费资源,因此被搁置撂荒。为盘活资源,2015年,鸡泽县通过整修地形、挖渠引水、构建湿地生态系统,将废弃坑塘打造成了湿地公园,改善周围环境的同时还提高了洺河鸡泽段的调蓄能力。
“之前这里是个烂泥潭,一到夏天气味难闻,我们村的人都绕道走,自从建了六方湖以后,生态环境好多了,每天都有不少人来这游玩,还有不少珍稀鸟类在这安家。”正在采藕的风正乡东六方村村民王国强说。
优良的生态不仅吸引了鹭鸶、戴胜、黑翅长脚鹬等1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及50余种珍稀鸟类栖息,还引得莲藕客商来此投资。今年初,鸡泽县流转了湖边的400亩涝洼地,建起了莲藕种植基地,基地与周边村庄签订用工合同,带动了周边农民就业。
“在这上班离家近,一天有150元收入,还不耽误种地。”东六方村村民王荣申说,农闲时他便来莲藕种植基地当起了藕农。
据鸡泽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田志现介绍,六方湖生态修复以来,鸡泽县通过引进“莲藕+鱼虾”绿色循环种养模式,既提高莲藕和鱼虾产量,又减少施肥量和农药使用量,实现了良性循环,藕塘的管理和采收也为附近村民累计创造100余个就业岗位,人均年增收8000元。下一步,鸡泽县将继续探索生态价值转化途径,让百姓享受更多生态红利。(完)
河南80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率超93%****** 图为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阚全程作主发布词。韩章云 摄 中新网郑州1月9日电 (记者韩章云)1月9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河南省统筹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称,该省80岁以上人群新冠疫苗全程接种154.98万人、接种率93.25%。 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河南省卫健委主任阚全程介绍,河南已全面开展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并根据老年人合并基础性疾病状况和疫苗接种等因素,分为高风险人群、中风险人群、低风险人群三个类别,分别标记为红色、黄色和绿色。 图为1月9日,河南省统筹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韩章云 摄 通报称,截至1月7日,河南全省累计排查1283.42万人,其中高风险人群100.79万人,占比7.85%;中风险人群245.07万人,占比19.10%;低风险人群937.56万人,占比73.05%。 在疫苗接种方面,阚全程介绍,河南通过采取流动接种车进社区、进养老机构、下乡进村等措施,加快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 通报称,截至1月7日,河南全省60~79岁人群全程接种1372.02万人、接种率98.49%,加强接种1080.63万人、接种率93.58%;80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154.98万人、接种率93.25%,加强接种90.82万人、接种率80.27%。 为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河南依托全省3.2万个家庭医生团队和11万名村医,利用电话、微信、视频、上门随访等方式,对高风险人群每周3次随访、中风险人群每周2次随访。对重点人群跟踪健康监测、用药指导和咨询服务,实行早期干预,加强早期识别。一旦发现新冠感染相关症状,立即指导就诊转诊,防止重症发生。 同时,河南还积极开展分级医疗救治。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能够开展氧疗服务。郑州、洛阳、南阳、周口、漯河、鹤壁等地将部分核酸小屋改造为发热诊疗站,方便居民就近就便就医。同时,依托医共体做好分级诊疗衔接,建立重症患者转诊转运机制。对有重症倾向的高龄患者,直接转诊到二级以上综合医院。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彩虹多多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