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70年丨周秉德:我很怀念在中新社的日子******
作为周总理的侄女,周秉德也是陪伴周总理夫妇时间最久的周家晚辈。
她于1988年进入《华声报》工作,1994年调入中新社,担任副社长,1998年4月退休。
时间过得飞快,转瞬之间,我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已经24年了,回首往事,历历在目,恍如隔日。
骑单车,练就心宽体壮
我在《华声报》和中新社工作11个年头,上下班大都是骑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其乐融融。
我觉得骑自行车上下班既锻炼身体,活动筋骨;又一路赏光看景,心旷神怡;用现在的话说,还低碳环保,有利环境。
在工作中,我对分管的行政、财务和技术部门的主任们常常强调:我们这些部门的职责,就是全力保障为新闻采访业务服务,我们就是配角,没有新闻采访业务,我们这些部门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各部门主任也认可,都拧成一股绳,全心全意为新闻业务服务。大家相处非常愉快,基本上称名道姓,有的司机都叫我“秉德”,我也喜欢这样称呼。
主任们有事推门就进我屋,有些事在楼道边走边谈就解决了。我很怀念那些日子。
电脑化,首创采编大平台
初到中新社,虽已年近花甲,仍非常想为中新社再干些事情。
在一次社委会上,大家谈到,互联网已在欧美率先使用,国内一些具有超前意识的公司机构已照猫画虎地学了起来。我们也应该尽快走这条路。
我想,我们新闻单位一定要跟上时代的脚步。
当时中国还没有进入网络时代,我首先要求技术部做好电脑系统的程序配备;并给记者编辑们办了几期电脑培训班,要大家学会用电脑打字、联网。
经报社委会决定,将四楼改造为现代化的大平台办公方式。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1996年,中新社首个电脑大平台办公终于建成了。中新社一些编辑记者终于从纸笔中解放出来,向电脑化迈出了关键性的第一步。
现在,中新社从3楼到7楼,已都是电脑化、网络化大平台办公了,这变化太大了。回想当年,还能为中新社电脑现代化建设干出了这么一件打基础的事,心中尚感自慰。
进行近二百次讲座,接受逾百次采访
在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之际,我组织了亲属、身边工作人员、老一代革命家子女等百多人,到家乡江苏淮安参与了多项纪念活动。
2004年以来,在香港和澳门,我以“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中心顾问”身份,与中央文献研究室协同香港、澳门有关单位举办了6次有关周恩来的展览,受到港澳同胞、特别是青少年的热烈欢迎。
二十多年来,我应邀到北京和外地几十所大学,国家机关一些部委党校、企事业单位等进行近二百次《在身边感悟伯父周恩来的人格风范》《传承红色家风 弘扬革命精神》的讲座,宣传共产党领导人的严于律已、平等待人、艰苦朴素、顾全大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终生的高尚品格及光辉业绩。
清华大学举办的企业老总班,一位老总听了两次,又把我请到他们单位去讲座。
平时,特别是重大纪念日前,我要接受上百次电视台、报刊杂志的采访,介绍伯父的高风亮节及在各个重大历史时期的重要作用及我亲身感受的教育等。
2010年和2011年,日本NHK电视台根据我的《我的伯父周恩来》一书,先后6次来京,采访80多人,编辑出4集专题片《亲人及亲信口述周恩来》。该片于2011年8月1日至4日晚8时黄金时段播出,引起日本知识界强烈反响。
同年10月,日本法政大学华籍女教授王敏来京时,对我说:“这部电视片在日本反响热烈,好多人说,日本要有这样的领导人该多好!现在周恩来在日本是大家谈论最多的话题。”看来,这对促进中日友好的民间交流,也能起到一些作用了!
我参加的各项活动,都会表明自己是中新社的退休人员。我也以此为傲。
作者:周秉德
北京冬奥会开幕一年了,大伙儿最近都忙啥呢?****** 去年的今天 北京冬奥会在鸟巢开幕 那场面是相当大 比赛是相当精彩 ![]()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 眨眼间一年过去了 参加冬奥会的大家伙儿 最近在忙啥呢? ![]() 北半球正值冬天 雪上项目新赛季开始了 谷爱凌又开始收割金牌了 这一年里 爱凌妹子学习和生活丰富多彩 竞技水平也依旧是杠杠的 虽然前两天受了点小伤 但优秀的人就是干啥都优秀 ![]() 前些天的兔年春晚 有几个熟悉的身影出现 武大靖、徐梦桃、高亭宇 参与了开场表演 ![]() 冬奥冠军一出场就是不一样 感觉空气都变得金灿灿的 新一年肯定财源滚滚 (此处重点抄送领导) ![]() ![]() 花滑届的传说羽生结弦 虽然告别了竞技赛场 却依旧在冰上带给人们花滑作品 ![]() 看了羽生结弦的表演我深有感触 像他这样的人征服冰场 像我这样的人驯服四肢 甚至还驯服未遂 ![]() ![]() 北京冬奥会的明星可不只有运动员 冰墩墩也是妥妥的顶级流量 卡塔尔世界杯期间 冰墩墩还被带去和拉伊卜交了个朋友 幸亏卡塔尔是冬天办赛 要不我们墩墩还不得化了 ![]() ![]() 最近冰墩墩还有了个“新皮肤” ——兔年特别版“兔墩墩” 可爱+可爱=可可爱爱 这谁能拒绝得了? ![]() 而冰墩墩的好朋友雪容融 2022年底正式宣布下线了 这让人有点淡淡的伤感 大家会记得 雪容融在上个冬天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我的手机里面 也会一直存着“小灯笼精”的表情包 ![]() 前几天,我去了一趟“冰丝带” 国家速滑馆内部依旧美丽 “速度最快的冰”上虽然没有职业选手 却多了一群学滑冰的孩子们 现在小孩运动细胞都这么强吗 怎么跟我当年上冰就摔一点不一样 都滑得可顺溜了 ![]() 为比赛建设的冬奥场馆们 如今被利用起来服务大众 高亭宇夺冠的冰场我能滑一滑 谷爱凌夺冠的大跳台是不是也跳一跳? 呃,这个还是有点危险 ![]() 参与参与群众娱乐项目就行了 重要的是那个心情 北京冬奥会留下的冬奥遗产颇多 这一年当中咱中国人也没闲着 一直想方设法利用起来 效果也都很好 这不鸟巢就整出了创新 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都在鸟巢举办 当时为了保暖座椅都有椅套 一年以后 这些椅套中一部分被改成了包包 现在在网上就可以买到 ![]() 拎这个包包出门 别人问起来 你就说这包参加过北京冬奥会 是开闭幕式的重要演员 ![]() 这样看来,这一年大家都红红火火 而对北京冬奥会进行一线报道的我 当时给自己定了几个目标 一是勤加锻炼 这个似乎、也许、勉强算实现了 ![]() 二是学会滑冰滑雪 这个……呃……先不提了 就把它顺延成今年的目标吧 没准在哪块冰上就能偶遇我 认准那个最手忙脚乱的 多半就是我 无论如何 咱们一起多多参与冰雪运动吧 (记者:王昊 绘图:李伊璐) ![]() ![]() ![]()
|